源之信环保

咨询热线18921335732 

高盐废水处理浅谈
来源: | 作者: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 发布时间: 1534天前 | 1150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盐废水是指以NaCl含量计算的总盐的质量分数大于等于1%的废水。对于废水生化处理而言,高盐废水一般是指含有机物和至少总溶解固体(TDS)的质量分数大于3.5%的废水。因为在这类废水中,除了含有有机污染物,还含有大量可溶性的无机盐,如ClNa+SO42Ca2+等,通常质量分数3.5%是生化处理的极限,也有部分特定成分的废水,质量分数达到8%以上时依然可以使用生化处理法处理。高盐废水环境危害性大,复杂成分的高盐废水处理相当困难,处理代价很高。当前高盐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化法、生物法、组合法等。

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蒸发法、膜分离技术及离子交换技术法、焚烧法等。

蒸发法有自然蒸发、机械压缩蒸发、多效蒸发等几种方法和技术。蒸发法的原理是将高盐废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利用热能将液体内水份蒸发,高盐物质结晶为固体,最后再回收冷却水蒸汽,得到淡水。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对高盐废水中混合物组分透过性能的差异进行分离、提纯和浓缩目标物的一种技术。膜分离技术根据滤膜孔径的大小可依次分为微滤(MF)膜、超滤(UF)膜、纳滤(NF)膜和反渗透(RO)膜等。微滤和超滤因孔径较大,可有效拦截悬浮物及较大胶体颗粒,不会有效去除盐分;反渗透技术脱盐效果较好,甚至能够去除某些溶解性有机物,但需压力高、耗能大。膜分离技术具有适应性强、选择性好等优势,但膜容易发生堵塞和腐蚀,需经常更换,成本高。正渗透膜和反渗透膜技术可根据是否增加外部压力来区别,水中离子的渗透压是正渗透的驱动力,导致低浓水向高浓方向运移,反渗透是通过外部压力,使得高浓水体向低浓方向运移。

离子置换除盐技术是高盐废水中离子与离子交换柱中的固定阴离子或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进行离子交换该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离子交换树脂,该树脂带有官能团,含有氨基、羟基等基团,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可以螯合高盐废水中的金属离子。高盐废水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柱后,钠离子等阳离子被氢离子置换,氯离子等阴离子被氢氧根离子置换,最终钠离子、氯离子等阴阳离子被留在离子交换柱中,达到除盐的目的。该方法具有交换树脂易堵塞,再生费用高,交换后的废物处理难等缺点。

对于高COD、高盐废水,可采用直接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一般认为,COD≥100000mg/L、热值≥2500kcal/kg的有机高盐废水或有机成分质量分数高于10%的有机高盐废水采用焚烧法处理较其他方法更加经济、合理。对于COD10000100000mg/L、热值2502500kcal/kg的有机高盐废水,在燃烧时需要补充辅助燃料。

生物法

高盐废水生物处理法工艺流程与其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流程基本相似,主要包括调节系统、投加药剂系统、曝气系统、二沉系统、污泥回流及脱水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等各个环节。生物处理法一般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法、序批式反应系统、好氧颗粒污泥和从盐湖沼中汲取菌种,然后培养驯化耐盐菌和嗜盐菌。

微生物生长需要保持膜的平衡、维持细胞渗透压以及促进酶促反应等都需要一系列的盐度;但是盐度过高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近几年,一些学者研究表明,在高盐浓度环境下耐盐微生物可以生存,这为含盐废水处理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物化、生物组合法

在高盐废水的实际处理过程中,从处理成本和处理效果综合考虑,往往采用物化、生物组合法。如果高盐废水中各离子成分来源可以分而治之,则可根据不同来源采取对应的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式进行处理,降低处理难度,达到达标排放或水资源复用的目的。统一处理时,往往对高盐废水进行多级处理,产生少量的高浓度废水和多数的低浓度废水(相对于入水废水浓度)。高浓度废水依据充分特点使用蒸发法或焚烧法进行处理。低浓度废水使用生物法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

生态处理技术

生态处理技术是由水、植物、土壤、微生物和阳光等组成的污水自然净化系统。与传统的废水处理相比较具有低成本、低耗能、几乎无再生污染等优点。如今,人工湿地以低投资、低运行费用和美观以及其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污水的二级和三级处理。其利用生物脱氮是一种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进行污水脱氮方法,基本原理是:铵硝化作用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反硝化作用氮气,最后产生的氮气逸出水面,几乎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含盐量为5~7g·-1,含盐量比较高,人工湿地可以去除污水水处理厂再生水中约30%的有机污染物。